中文名称: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刊物语言:中文
刊物规格:A4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创刊时间:2001
出版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1-4979/R
国际刊号:1672-1756
邮发代号:
刊物定价:412.00元/年
出版地:北京
时间:2024-12-22 13:36:20
选题
来源
临床实践:在医科本科的临床实习期间,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各类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以及疾病的发展变化情况。例如,在某医院的外科实习时,学生发现针对同一种骨折疾病,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后,患者的恢复时间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这些实际案例的细心观察和记录,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固定方式的具体细节以及恢复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等,学生开始思考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从而初步确定了一个关于 “不同固定方式对特定骨折患者恢复效果影响” 的研究方向。
文献阅读:深入探索医学领域的海量文献是发现潜在选题的重要途径。以心血管疾病研究为例,当学生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权威医学期刊和数据库时,可能会注意到虽然目前对于某种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主流治疗方法已经有了较多研究,但对于这些治疗方法在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习惯人群中的长期预后效果研究还存在空白。又或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一种新的诊断技术在理论上具有独特优势,但实际临床应用的案例报道较少,这些都可以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选题方向。
导师建议:导师凭借其在医学研究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深入见解,能够为学生提供极具价值的选题指导。比如,一位导师长期致力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他可能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基础,建议学生关注该领域中某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导师会结合自己正在进行的相关项目,向学生介绍当前该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可能的研究切入点,帮助学生确定一个既具有研究价值又切实可行的选题。
原则
科学性:选题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科学理论和可靠的科学事实基础之上。任何违背已被广泛验证的医学基本原理和常识的选题都是不可取的。例如,提出 “某种未经科学验证的民间偏方能够完全治愈晚期癌症” 这样的选题,明显缺乏科学依据,因为癌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过程是复杂且经过大量科学研究证实的,目前并没有任何单一的未经科学认可的方法能够实现如此绝对的治疗效果。
创新性:在确定选题时,应尽量追求一定程度的创新性。这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研究方法的创新,采用一种全新的、尚未在该领域广泛应用的实验技术或数据分析方法,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医学影像数据进行分析,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或者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发现一种以前未被报道过的疾病与特定因素之间的关联,比如某种罕见遗传疾病与特定环境因素的潜在联系,为该疾病的病因探索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可行性:要充分考虑自身实际具备的条件,包括时间、研究能力以及可利用的实验资源等因素。对于本科阶段的医学生来说,如果所在学校或实习医院无法提供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所需的足够样本量和专业设备,那么选择一个依赖于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选题就不太现实。相反,选择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细胞培养或小型动物实验来研究某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或者利用现有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等选题,可能更符合本科阶段的实际情况,确保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究任务,并达到一定的研究深度和质量要求。
文献综述
收集文献
数据库选择:充分利用各类专业医学数据库是获取全面、准确文献的关键。PubMed 作为全球知名的医学文献数据库,涵盖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高质量医学研究论文。学生可以通过精准输入关键词,如疾病名称、治疗方法、药物名称等,结合布尔逻辑运算符(AND、OR、NOT)来构建复杂的检索式,以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例如,在研究糖尿病治疗药物时,检索式可以设计为 “(diabetes mellitus) AND (drug therapy) AND (clinical trial)”,这样就能筛选出与糖尿病药物治疗临床试验相关的文献。同时,国内的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医学网也是重要的文献来源,它们包含了大量国内医学研究机构和学者发表的论文,对于了解国内在特定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筛选:面对从数据库中检索出的大量文献,需要依据严格的筛选标准进行甄别。首先,仔细阅读文献的标题和摘要,快速判断其与自己选题的相关性。对于那些明显偏离研究主题,如主要讨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而非治疗方法,或者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差异较大的文献,可以直接排除。对于一些难以从标题和摘要中确定其相关性的文献,则需要进一步获取全文进行深入阅读。在筛选过程中,还可以参考文献的发表期刊、作者的学术影响力以及研究的时效性等因素,优先选择那些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由知名学者团队撰写且近期发表的文献,以确保所收集的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
阅读文献
精读与泛读结合:针对与选题高度契合的核心文献,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精读。以研究某种新型抗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例,对于该药物的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文献,要逐字逐句地研读,全面掌握研究的各个细节,包括患者的详细纳入和排除标准、药物的精确使用剂量和疗程安排、具体的观察指标及其测量方法、统计分析的具体步骤和结果呈现方式等。同时,对于一些提供研究背景、基础知识或一般性研究现状的文献,可以采用泛读的方式,快速浏览其主要观点、重要结论和关键数据,以拓宽对研究领域的整体认知。
做笔记: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可以借助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如 EndNote、NoteExpress 等,对文献的关键信息进行整理和记录。对于重要的观点和结论,要准确摘录原文并注明出处;对于研究方法和实验数据,要详细记录其具体内容和呈现方式,以便后续在撰写文献综述和论文时能够方便地引用和参考。例如,在研究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文献阅读中,将不同研究中该药物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关键数据记录下来,并标注好相应的文献来源,这样在撰写综述时就能清晰地对比和分析不同研究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依据。
撰写文献综述
结构安排: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通常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主题的背景和重要性,简要介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正文部分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对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可以根据时间顺序梳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脉络,也可以按照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分类方式对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详细阐述不同研究的主要观点、方法、结果和结论,并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结论部分需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明确指出目前研究已经取得的进展和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为自己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也为整个文献综述画上一个完整而有力的句号。
内容要求: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必须秉持客观、准确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解读。不能简单地将文献进行罗列堆砌,而应深入分析和综合比较不同研究之间的异同点,找出研究的热点问题、难点所在以及存在争议的焦点。例如,在综述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文献时,不仅要详细介绍各种常用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优势,还要深入分析它们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适用性、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以及联合用药时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同时对当前关于新型糖尿病药物研发的热点方向和尚未达成共识的争议点进行全面阐述,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针对性的文献基础。
研究设计
研究类型选择
实验研究:当研究目的是探究某个因素对特定医学现象或疾病的影响,并能够对该因素进行主动操纵和控制时,实验研究是一种合适的选择。例如,在研究某种新型抗生素对特定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时,可以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组的患者接受新型抗生素的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则接受传统抗生素或安慰剂治疗,在严格控制其他可能影响治疗结果的因素(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的前提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症状改善情况、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从而准确评估新型抗生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观察研究:对于某些无法进行人为干预或因伦理道德等原因不能进行实验操纵的医学现象,观察研究则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比如,研究某种罕见遗传性疾病的自然病程,由于无法对患者的遗传基因进行干预改变,只能通过长期、系统地观察患者从发病到疾病进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表现、身体指标变化、生存状况等信息,来揭示该疾病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在观察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科学的观察计划和指标体系,确保观察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调查研究:旨在了解特定人群在健康状况、疾病认知、医疗行为、态度观念等方面的情况时,调查研究是常用的手段。例如,为了了解某地区居民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心理状态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居民进行调查,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该地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确定
样本量计算:确定合适的样本量是确保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和代表性的关键步骤之一。在临床试验中,通常需要运用专门的统计学方法来计算样本量。以研究某种降压药物的疗效为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来确定样本量。首先,要根据预实验或以往类似研究中血压的标准差来估计总体的变异程度;其次,明确期望达到的血压降低幅度,即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还要确定所采用的检验水准(通常为 α 值,如 0.05)和检验效能(通常为 1 - β 值,如 0.8 或 0.9)。通过将这些参数代入相应的样本量计算公式(如基于正态分布或二项分布的公式,具体取决于研究数据的类型),计算出所需的患者样本量,以保证研究能够准确检测出药物的真实疗效,并具有足够的统计学效力。
抽样方法选择:当无法对总体进行全面研究时,合理选择抽样方法对于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至关重要。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它确保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选入样本,例如在研究某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压力情况时,可以将所有医护人员编号,然后通过随机数表或随机抽样软件抽取一定数量的人员作为研究样本。分层随机抽样则是先将总体按照某些特征(如年龄、性别、职称等)分为不同的层次或类别,然后在每个层次内进行随机抽样,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样本在各个重要特征上的分布与总体相似,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例如,在研究某地区居民的某种慢性疾病患病率时,按照城市和农村、不同年龄段等因素进行分层后再进行随机抽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该地区不同人群的疾病患病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疾病防治策略提供更可靠的依据。